中文词典网 Chinese.my
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

國語辭典 | 网典 | 康熙字典

國語辭典
字词:O
  

  部首:辵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5
  注音: ㄠˊ
  拼音: áo




遊玩。《後漢書.卷一一.劉盆子傳》:「(劉盆子)乘軒車大馬,……而猶從牧兒遨。」《新五代史.卷六三.十國世家.前蜀世家》:「蜀人富而喜遨,當王氏晚年,俗競為小帽。」


  

  部首:犬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5
  注音: ㄠˊ
  拼音: áo




動物名。哺乳類食肉目。上脣下垂,鼻端開闊,顎強,耳朵小,四肢短,尾長,體毛黃褐色,體型較一般犬為大。性情凶猛好鬥,可做為獵犬。


  

  部首:耳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7
  注音: ㄠˊ
  拼音: áo

參見「聱牙」條。


  

  部首:虫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7
  注音: ㄠˊ
  拼音: áo




節足動物變形的第一對腳,尖端分兩歧,像鉗子能開能合,可以用來取食或自衛。《荀子.勸學》:「蟹六跪而二螯,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,用心躁也。」《晉書.卷四九.畢卓傳》:「右手持酒杯,左手持蟹螯。」


  

 简化字:鳌
  部首:魚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22
  注音: ㄠˊ
  拼音: áo




同「鼇」。明.張自烈《正字通.魚部》:「鰲,俗鼇字。」


  

 简化字:鳌
  部首:黽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24
  注音: ㄠˊ
  拼音: áo




一種海中的大龜。《玉篇.黽部》:「鼇,傳曰:『有神靈之鼇,背負蓬萊之山在海中。』」《楚辭.屈原.天問》:「鼇載山抃,何以安之?」唐.白居易〈題海圖屏風〉詩:「突兀海底鼇,首冠三神丘。」


  

  部首:羽
部外笔画:10
 总笔画:16
  注音: ㄠˊ
  拼音: áo

參見「翱翔」條。


  

  部首:火
部外笔画:15
 总笔画:19
  注音: ㄠˊ
  拼音: áo




用小火將食物煨熟。《集韻.平聲.豪韻》:「爊,煨也。」《齊民要術.卷八.脯腊》:「其魚草裹泥封,煻灰中爊之。」


  

  部首:金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9
  注音: ㄠˊ
  拼音: áo




1.雙方苦戰,死傷很多。《漢書.卷五五.霍去病傳》:「合短兵,鏖皋蘭下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鏖,今俗猶謂打擊之甚者曰鏖。」

2.喧擾。宋.黃庭堅〈平陰張澄居士隱處〉詩三首之一:「市聲鏖午枕,常以此心觀。」


  

 简化字:媪
  部首:女
部外笔画:10
 总笔画:13
  注音: ㄠˇ
  拼音: ǎo




1.老婦。《說文解字.女部》:「媼,女老偁也。」《戰國策.趙策四》:「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,賢于長安君。」《北史.卷四三.邢巒傳》:「及代,吏人父老及媼嫗皆遠相攀追,號泣不絕。」

2.稱謂。母親。《廣雅疏證.卷六下.釋親》:「媼,母也。」《韓非子.外儲說右上》:「薄疑歸言之媼也,曰:『衛君之愛疑奚與媼?』媼曰:『不如吾愛子也!』」

3.婦人的通稱。《史記.卷一一一.衛將軍傳》:「其父鄭季,為吏,給事平陽侯家,與侯妾衛媼通,生青。」唐.司馬貞.索隱:「媼,婦人老少通稱。」

4.地神。明.張自烈《正字通.女部》:「媼,地神曰媼。」


  

 简化字:袄
  部首:衣
部外笔画:13
 总笔画:19
  注音: ㄠˇ
  拼音: ǎo




可禦寒且有襯裡的短上衣。如:「夾襖」、「棉襖」、「皮襖」。唐.韓愈〈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〉:「蔬飧要同喫,破襖請來綻。」《資治通鑑.卷一四二.齊紀八.東昏侯永元元年》:「見車上婦人猶戴帽,著小襖。」


  

  部首:人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3
  注音: ㄠˋ
  拼音: ào




1.倨慢。如:「驕傲」、「傲慢」。

2.不屈服的。如:「傲骨」、「傲氣」。




輕視、不尊敬。《呂氏春秋.士容論.士容》:「傲小物而志屬於大,似無勇而未可恐。」唐.韓愈〈祭鱷魚文〉:「夫傲天子之命吏,不聽其言,不徙避之。」



急躁。《荀子.勸學》:「故不問而告謂之傲,問一而告二謂之囋,傲非也,囋非也。」《管子.乘馬》:「是故事者生於慮,成於務,失於傲。」


  

  部首:大
部外笔画:9
 总笔画:12
  注音: ㄠˋ
  拼音: ào




1.傲慢。通「傲」。唐.來鵠〈聖政紀頌〉:「無典無法,頑肩奡比。三皇實作,五帝實治。」

2.矯健的樣子。唐.韓愈〈薦士〉詩:「橫空盤硬語,妥帖力排奡。」




人名。為夏朝時寒浞的兒子。力氣大,能陸地行舟,後為少康所殺。


  

  部首:心
部外笔画:13
 总笔画:16
  注音: ㄠˋ
  拼音: ào




悔恨。如:「懊惱」、「懊悔」。《晉書.卷八〇.王羲之傳》:「後為其父誤刮去之,門生驚懊者累日。」


  

  部首:山
部外笔画:13
 总笔画:16
  注音: ㄠˋ
  拼音: ào




地名用字。浙江等沿海省分的島嶼,多用嶴作名字。如:「懸嶴」、「薛嶴」、「章嶴」。


  

  部首:金
部外笔画:13
 总笔画:21
  注音: ㄠˋ
  拼音: ào




1.溫熱東西的器具。《玉篇.金部》:「鐭,溫器。」

2.化學元素。鋨的舊譯。


  

  部首:广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4
  注音: ㄠˊ
  拼音: áo




穀倉、糧倉。元.鄭光祖《老君堂》第四折:「中原清宴賀昇平,幸倉廒滿盈。」《喻世明言.卷二七.金玉奴棒打薄情郎》:「真個廒多積粟,囊有餘錢,放債使婢。」


  

  部首:口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4
  注音: ㄠˊ
  拼音: áo

參見「嗷鴻」、「嗷嗷」等條。


  

  部首:玉
部外笔画:11
 总笔画:15
  注音: ㄠˊ
  拼音: áo




古代的一種樂器。《集韻.平聲.豪韻》:「璈,樂器。」唐.吳筠〈遊仙〉詩二四首之一五:「鳳舞龍璈奏,虯軒殊未迴。」


  

  部首:人
部外笔画:15
 总笔画:17
  注音: ㄅㄠˋ
  拼音: bào

參見「儤直」條。


  

  部首:牛
部外笔画:15
 总笔画:19
  注音: ㄅㄠˋ
  拼音: bào




動物名。即犎牛。背脊上有肉隆起如橐駝,據說可健行三百餘里而不須休息。《爾雅.釋畜》:「犦牛。」晉.郭璞.注:「即犎牛也。領上肉犦胅起高二尺許,狀如橐駝,肉鞍一邊。健行者,日三百餘里。」


  

  部首:虍
部外笔画:10
 总笔画:16
  注音: ㄅㄠˋ
  拼音: bào




古時一種猛獸。《文選.鮑照.蕪城賦》:「伏虣藏虎,乳血飧膚。」唐.李善.注:「虣,古文暴字,蒲到切。虣或為甝,《爾雅》曰:『甝,白虎。』」



急躁、暴虐。《周禮.地官.大司徒》:「以刑教中,則民不虣。」


  

  部首:女
部外笔画:9
 总笔画:12
  注音: ㄅㄠˇ
  拼音: bǎo

參見「媬姆」條。


  

  部首:艸
部外笔画:9
 总笔画:13
  注音: ㄅㄠˇ
  拼音: bǎo




1.叢生的草。《漢書.卷六三.武五子傳.燕剌王劉旦傳》:「當此之時,頭如蓬葆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草叢生曰:『葆』。」

2.鼓上的裝飾物。《三國演義》第四九回:「竿尖上用雞羽為葆,以招風信。」

3.通「堡」。《呂氏春秋.慎行論.疑似》:「與諸侯約,為高葆,禱於王路。」

4.姓。如明代有葆光先。




1.隱藏、掩蔽。《管子.水地》:「故其民諂諛葆詐,巧佞而好利。」

2.守。通「保」。《墨子.非攻》:「濟三江五湖,而葆之會稽。」

3.保持。通「保」。參見「葆真」條。


  

  部首:衣
部外笔画:9
 总笔画:14
  注音: ㄅㄠˇ
  拼音: bǎo

參見「襁褓」條。


  

 简化字:饱
  部首:食
部外笔画:5
 总笔画:13
  注音: ㄅㄠˇ
  拼音: bǎo




1.滿足。如:「一飽眼福」。《國語.越語上》:「美其服,飽其食。」

2.充滿。晉.陸機〈豪士賦序〉:「心翫居常之安,耳飽從諛之說。」




1.吃足的。《論語.陽貨》:「飽食終日,無所用心,難矣哉!」

2.充足、充分。如:「飽學」、「飽和」、「飽經世故」、「飽歷風霜」。




1.吃得滿足的狀態。《論語.學而》:「君子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。」

2.姓。如宋代有飽安盈。


  

 简化字:鸨
  部首:鳥
部外笔画:4
 总笔画:15
  注音: ㄅㄠˇ
  拼音: bǎo




1.動物名。一種候鳥。鳥綱涉禽類雁形目。頭小,頸長,無後趾。外形似雁而略大,背部羽毛有斑紋。不善飛翔而善涉水。

2.開設妓院的女人。如:「老鴇」、「鴇母」。

3.毛色黑白相間的馬。《詩經.鄭風.大叔于田》:「叔于田,乘乘鴇。雨服齊首,兩驂如手。」也稱為「駁」。


  

 简化字:宝
  部首:宀
部外笔画:17
 总笔画:20
  注音: ㄅㄠˇ
  拼音: bǎo




1.珍貴的東西。如:「珠寶」、「國寶」、「傳家之寶」。《禮記.禮運》:「故天不愛其道,地不愛其寶,人不愛其情。」

2.舊時錢幣。如:「元寶」、「通寶」。

3.璽印。舊時天子御璽、諸侯封璽都稱「寶」。《詩經.大雅.崧高》:「錫爾介圭,以作爾寶。」

4.姓。漢代有寶忠,元代有寶魯。




1.珍貴的。如:「寶刀」、「寶劍」。

2.稱君主或神、道、佛有關事物。如:「寶位」、「寶符」、「寶塔」、「寶剎」。

3.尊稱他人。如:「寶眷」、「貴寶號」。


  

  部首:艸
部外笔画:5
 总笔画:9
  注音: ㄅㄠ
  拼音: bāo




1.花或花序基部之退化葉或葉狀結構。如:「含苞待放」。

2.蓆草。可用來編織席子、草鞋等。




1.將東西包裹起來。通「包」。

2.容納。晉.左思〈魏都賦〉:「巷苞諸公,都護之堂,殿居綺窗。」

3.總攬。三國魏.何晏〈景福殿賦〉:「兼苞博落,不常一象。」




草木茂盛。如:「竹苞松茂」。


  

  部首:肉
部外笔画:5
 总笔画:9
  注音: ㄅㄠ
  拼音: bāo




1.胞衣。包裹在胎兒外面的薄膜。《漢書.卷九七.外戚傳下.孝成趙皇后傳》:「宮曰:『善臧我兒胞,丞知是何等兒也!』」唐.顏師古.注:「胞謂胎之衣也。」

2.同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。《文選.東方朔.答客難》:「同胞之徒,無所容居、其故何也?」

3.今稱同國或同民族的人。如:「同胞」。

4.病瘡。《戰國策.楚策四》:「夫癘雖癰腫胞疾,上比前世,未至絞纓射股。下比近代,未至擢筋而餓死也。」


  

  部首:火
部外笔画:9
 总笔画:13
  注音: ㄅㄠ
  拼音: bāo




用慢火熬煮食物。如:「煲粥」、「煲湯」、「雞煲飯」。


  

  部首:衣
部外笔画:9
 总笔画:15
  注音: ㄅㄠ
  拼音: bāo




1.穿著寬大的衣服。《說文解字.衣部》:「褒,衣博裾。」

2.稱揚、讚許。與「貶」相對而言。《公羊傳.隱公元年》:「與公盟者眾矣,曷為獨褒乎此?」南朝梁.蕭統〈文選序〉:「頌者所以游揚德業,褒讚成功。」




1.獎賞。《新唐書.卷一六二.呂元膺傳》:「請明枉直,以顯褒懲。」

2.國名。周代時所建,故地在今大陸地區陝西省褒城縣東南。也稱為「有褒」。




大。《淮南子.主術》:「一人被之而不褒,萬人蒙之而不褊。」《漢書.卷八三.朱博傳》:「官屬多褒衣大袑,不中節度,自今掾史衣皆令去地三寸。」


  

  部首:人
部外笔画:7
 总笔画:9
  注音: ㄅㄠˇ
  拼音: bǎo




1.養護、守衛、不使受損。如:「保護」、「保衛」、「保健」、「保全」。《詩經.大雅.崧高》:「南土是保。」

2.承擔、負責。如:「保荐」、「保險」。《周禮.地官.大司徒》:「令五家為比,使之相保。」

3.仗恃。《左傳.僖公二十三年》:「保君父之命,而享其生祿。」

4.妥為收藏。《黃帝內經素問.卷三.靈蘭祕典論》:「黃帝乃擇吉日良兆而藏靈蘭之室以保焉。」

5.舉薦。《三國演義》第九三回:「叡曰:『卿自舉之。』真乃保太原陽曲人──姓郭,名淮。」




1.責任保證。如:「人保」、「鋪保」。

2.伙計、傭工。如:「酒保」。

3.職官名。即太保。古時三公之一,管理皇宮裡的教育。《書經.君奭.序》:「召公為保,周公為師。」

4.舊時地方的組織:(1)基層組織,五家為保。(2)參見「保甲法」條。

5.姓。如明代有保睿,清代有保希賢。


  

  部首:豸
部外笔画:3
 总笔画:10
  注音: ㄅㄠˋ
  拼音: bào




1.動物名。哺乳綱食肉目。似虎較小,毛黃褐色,背有黑圓斑。性凶猛,能上樹捕食其他獸類,傷害人畜。也稱為「豹子」。

2.姓。如三國時魏國有豹皮公。


  

 简化字:报
  部首:土
部外笔画:9
 总笔画:12
  注音: ㄅㄠˋ
  拼音: bào




1.由某種前因而得的結果。如:「善報」、「惡報」。

2.音信、消息。如:「捷報」、「情報」。

3.新聞紙或刊物。如:「日報」、「晚報」。




1.告訴。如:「報信」、「報佳音」。

2.回應、酬答。《詩經.衛風.木瓜》:「投我以木桃,報之以瓊瑤。」《荀子.宥坐》:「為善者天報之以福,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。」

3.答覆。如漢代司馬遷有〈報任少卿書〉。

4.下淫上。《左傳.宣公三年》:「文公報鄭子之妃。」晉.杜預.注:「漢律:『淫季父之妻,曰報。』」

5.論罪處刑。《韓非子.五蠹》:「以為直於君而曲於父,報而罪之。」《漢書.卷六七.胡建傳》:「知吏賊傷奴,辟報故不窮審。」顏師古注引蘇林曰:「報,論也。斷獄為報。」


  

  部首:勹
 总笔画:2
  注音: ㄅㄠ
  拼音: bāo




包裹。「包」的本字。《說文解字.勹部》:「勹,裹也,象人曲行,有所包裹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今字『包』行,而『勹』廢矣。」



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
  

  部首:勹
部外笔画:3
 总笔画:5
  注音: ㄅㄠ
  拼音: bāo




1.裹紮、容納其中。如:「包裝」、「包容」、「無所不包」。《詩經.召南.野有死麕》:「野有死麕,白茅包之。」

2.圍住。如:「士兵分兩路包過去了。」

3.藏。《漢書.卷九七.外戚傳上.孝武李夫人傳》:「包紅顏而弗明。」顏師古注引晉灼曰:「包,藏也。」

4.保證、擔保。如:「包你滿意」、「包管沒事」。元.鄭廷玉《楚昭公》第一折:「只怕我伯嚭身上,包殺的他尿流屁滾。」

5.負責。如:「包打聽」、「一手包辦」。

6.承攬。如:「承包」、「發包工程」。

7.約定專用。如:「包車」、「包場子」。




1.裝東西的袋子。如:「皮包」、「書包」、「荷包」、「腰包」。

2.氈製的圓頂帳篷。如:「蒙古包」。

3.物體或身體上鼓起的疙瘩。如:「頭上撞腫了一個包。」

4.一種麵粉做成的食物。如:「麵包」、「包子」。

5.量詞。計算成包的物品的單位。如:「一包糖果」、「十包水泥」。

6.姓。如漢代有包咸,宋代有包拯。


  

  部首:子
部外笔画:5
 总笔画:8
  注音: ㄅㄠ
  拼音: bāo

參見「孢子」、「胞囊孢子」等條。


  

  部首:手
部外笔画:5
 总笔画:8
  注音: ㄅㄠˋ
  拼音: bào




1.胸懷、志趣。《宋書.卷六九.列傳.范曄》:「然區區丹抱,不負夙心。」

2.量詞。計算兩臂可圍持的單位。如:「一抱草」、「一抱書」。

3.姓。如北魏有抱嶷、抱老壽。




1.用手臂摟起。如:「抱孩子」、「抱薪救火」。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四.灤陽消夏錄四》:「剨然有聲後壁半圯,乃左挈妻,右抱子。」

2.養育。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三回:「往後來倆姑奶奶再都抱了娃子,那個不用幾尺粗布呢?」

3.孵化。如:「抱蛋」、「抱窩」。

4.懷藏在內。如:「抱怨」、「抱病」。

5.守護。《孟子.萬章下》:「抱關擊柝者,皆有常職以食於上。」

6.環繞。如:「環山抱水」。宋.陸游〈書事〉詩:「聞道輿圖次第還,黃河依舊抱潼關。」

7.拋擲、丟棄。《史記.卷一三.三代世表》:「褚先生曰:『抱之山中,山者養之。』」


  

  部首:艸
部外笔画:8
 总笔画:12
  注音: ㄅㄠˋ
  拼音: bào




禽鳥孵卵。唐.韓愈〈薦士〉詩:「鶴翎不天生,變化在啄菢。」明.徐光啟《農政全書.卷四一.牧養.六畜》:「養雞不菢法:母雞下卵時,日逐食內夾以麻子餵之,則常生卵不菢。」


完整 | 简易   资料数 : 62475 页数: 1/1562
下一页 | 最后页

欢迎光临!
检索方法
1、支持简繁字词检索。

2、一般字词检索,如输入:
   
   字典
   科技大学……等

3、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,如输入:
   勤劳,懒惰
   努力,挺进,团结
   整齐,纷乱,健康,虚弱……等

4、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,即可查看释义。